1)第242章 沙漠里的变化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老虎口”,曾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。

  起风时,风声怒吼,流沙肆虐,附近百姓如同在虎口求生,因此得名。

  而如今,昔日不毛之地,如今已梭梭成林,绿染沙海,恰似一条“绿色长城”,顽强地阻挡着风沙侵蚀。

  再往前走数十里,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,一棵称不上树的枯枝屹立着,在枯枝的一侧发出了新芽,仿佛最顽强的绿色精灵。

  这里是沙海农牧治沙的最深处。

  去年冬天,沙海农牧就完成了已承包的14余万亩沙漠的压沙工程。

  从3月份开始,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栽树任务。

  郭阳来的时候,现场依然在热火朝天的忙着。

  只见工人两人一组,一人手持水枪在沙地上冲出种植微孔,另一人迅速跟上点插树苗,10秒就能种下一棵小树苗。

  一道道沙障与一棵棵树苗携手锁住了这漫天黄沙,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锁边林带交相辉映。

  陆汉斌的肤色仿佛又黑了一层,眼睛尖锐地明亮着,笑容可掬,“快了,快了,再有几天,任务就完成了。”

  员工仿佛也在响应陆汉斌一般,栽树的动作越来越快。

  郭阳拍了拍他的肩膀,开口道:“这里栽完了,可还要承包沙漠呢?”

  “嘿…”

  陆汉斌笑道:“那不一样,这十几万亩完了,也算是阶段性的交差了。”

 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沙漠里,深入沙漠边缘,向远处沙漠腹地眺望而去,又是连绵起伏的沙丘。

  郭阳问:“新的沙漠位置确定好了没?嘉禾和疆省那边也建立合作,一起研究沙改土的项目。”

  陆汉斌疑惑的问道:“要去疆省吗?”

  郭阳摇了摇头,说道:“还是留在民勤吧,战线拉太长了,并不利于沙海的管理。”

  民勤境内超过95%的国土都是荒漠和沙化土地,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民勤境内的面积也超过了1200万亩。

  因此沙海农牧想找块沙漠还是很容易的。

  陆汉斌说:“那样最好,我已经留意好了一块沙漠,在老虎口沙区的西北缘。”

  “政策也打听好了,十一五计划里,治沙的补贴资金还不错,灌木林有180元/亩。”

  郭阳笑道:“位置和面积定好了报给我就行,争取夏天签下合同,秋天又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压沙。”

  郭阳已经发现了,治理沙漠,一旦取得了成果,那自然能量积累点数上涨得飞快。

  这一天,郭阳都基本呆在沙漠里,体验了次员工的工作日常。

  同时也亲自上手栽了不少树,别说,还真挺累,尤其是需要不断的弯腰。

  时不时就需要停下来歇会儿,引来戴着头巾的妇女一阵调侃。

  “这还不算啥,以前压沙的时候才辛苦,脚蹬一天下来,全身都是疲乏的。”

  “现在好多了,有沙障机,有水枪,除了插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hsg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